三葉羅茨鼓風機冬季運行的核心是動態監控參數、穩定負荷輸出、防范低溫衍生風險,需重點關注潤滑狀態、溫度波動、壓力變化及管路通暢性,避免運行中突發故障。
1. 實時監控潤滑狀態:避免 “黏度失準” 導致磨損
冬季運行中,油溫會隨負荷和環境溫度動態變化,需持續關注潤滑效果。
控制油溫范圍:通過油溫表實時監測,確保潤滑油溫度維持在10-40℃ 之間。若油溫低于 10℃,可適當提高風機負荷(緩慢開出口閥),利用設備運行熱量升溫;若高于 40℃,需檢查冷卻系統是否堵塞,及時清理散熱通道。
定期補加潤滑油:每 2-4 小時檢查一次油位,因冬季油液黏度高、流動性差,若油位低于刻度線 1/3,需及時補加同型號冬季專用油(如 46 號抗磨液壓油),避免油位過低導致軸承潤滑不足。
2. 嚴控運行溫度:防止 “溫差過大” 引發故障
冬季設備易出現局部溫度驟升或驟降,需重點監控關鍵部位溫度。
軸承與機體溫度:軸承溫度不得超過95℃,機體溫度不得超過110℃。若溫度突然升高,需立即檢查是否存在轉子摩擦、潤滑失效或冷卻不足,必要時停機排查,避免軸承燒毀或殼體變形。
進出口氣體溫度:若輸送的氣體含水分,需關注進口溫度不低于5℃,防止氣體在管道內冷凝結冰,導致管路堵塞或壓力驟升。若進口溫度過低,可在進氣口加裝加熱裝置(如電加熱器),預熱氣體后再進入風機。

3. 穩定負荷與壓力:避免 “驟升驟降” 沖擊設備
冬季設備部件(如轉子、軸承)因低溫韌性下降,承受沖擊的能力減弱,需平穩調整負荷。
緩慢調整負荷:加載時逐步打開出口閥門,每次調整幅度不超過閥門總開度的1/5,間隔 5-10 分鐘觀察電流、壓力穩定后再繼續,避免突然滿負荷導致電機過載或風機振動加劇。
控制出口壓力:實時監控出口壓力表,壓力不得超過設備額定壓力的10%。若壓力突然升高,需檢查出口管路是否堵塞(如結冰、雜質堆積),及時清理管路,防止壓力過高損壞風機殼體或密封件。
4. 保障管路通暢:防范 “結冰堵塞” 與泄漏
冬季管路易因冷凝水結冰或雜質堆積堵塞,需定時檢查管路狀態。
定期排放冷凝水:若輸送濕氣體,在管路低點(如彎管、閥門處)設置排水閥,每 1-2 小時打開排水閥10-20 秒,排出冷凝水,防止結冰堵塞管路;若環境溫度低于 - 10℃,可在管路外包裹保溫層。
檢查管路密封:運行中觀察進出口法蘭、閥門連接處是否有氣體泄漏(可涂抹肥皂水檢測氣泡),低溫下密封件易硬化老化,若發現泄漏需及時緊固螺栓或更換密封件,避免壓力損失和能耗增加。
5. 及時處理異常:避免 “小問題擴大化”
冬季設備故障易因低溫加速惡化,需及時響應異常信號。
關注異常信號:若運行中出現 “異響(如金屬摩擦聲)、振動加劇(振幅超過 0.08mm)、電流驟升(超過額定電流 10%)”,需立即停機檢查,不可帶故障運行。
明確故障方向:異響多為軸承磨損或轉子間隙異常,振動多為螺栓松動或管路共振,電流驟升多為負荷過載或管路堵塞,需針對性排查,避免低溫下部件損壞范圍擴大(如軸承卡死導致轉子變形)。
為了幫你更精準地監控運行狀態,要不要我幫你設計一份冬季運行參數記錄表?表格會包含 “時間、油溫、軸承溫度、出口壓力、電流、異常情況” 等核心欄目,你可定時填寫,方便追蹤參數變化趨勢,提前發現潛在問題。
下一篇:沒有了